“没有物质谈什么理想,要给员工创造价值。”一直以来,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始终秉持“激励就是最好的约束”这一“留人之道”,强调以各项激励政策创造价值,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。疫情之下,苏宁“逆势”加码薪资、福利、股权等动作不断,张近东是如何用激励让企业与员工离得更近、走得更远呢?
价值共创,利益共享
在张近东的价值观中,一直蕴含着利益共创共享、责任共担共当的理念,这也直接影响着苏宁的激励机制。近年来,苏宁不断加大“真金白银”的激励范围,向员工群体下沉,吸引和保留了一大批肯做事、能做事的事业经理人。
疫情之下,行业内降薪、裁员的情况并不罕见。但据知情人士透露,苏宁于7月开始进行年中整体调薪,根据不同岗位和绩效,涨幅达7%~54%,并已于8月底兑现,领跑国外机构预测的2020全球平均3%的涨薪幅度。“没有物质谈什么理想!”张近东在服务终端探访时对一线员工表示,薪酬激励将覆盖广大的服务终端员工,将薪资与用户满意度挂钩,服务做的越好,薪资就越高。
股票期权作为最为有效的激励制度之一,近年来也成为张近东“激励下沉”的有效手段。据悉,近期苏宁第三期员工股权激励计划已经兑现落地。目前苏宁已经实施3期员工股权激励计划,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初始共计7307万股,此次员工股权激励,个人收益率预计将会达到30%。未来苏宁还将继续加大股权激励力度,并已明确了金融、科技、体育、物流等新板块的股权激励机制。
张近东还曾说过:“不能让有能力的年轻人住不起房。”因此,苏宁在员工“安居”方面的福利政策也颇为引人羡慕。目前在北上广深、南京、杭州等全国42个城市,苏宁约为员工提供9000余套条件优越的宿舍和公寓,可满足近4.5万名员工的居住需求。自2017年起,苏宁推出了“员工购房借款项目”,面向核心骨干员工,提供最高额度50万的购房借款,目前累计已发放约2.5亿元。
企业激励员工,员工回报企业
“人员的管理不是简单、粗暴的厉治,应真正体现出企业对干部、员工发自内心的关心,任何约束都应该建立在激励的基础之上。”张近东始终相信,激励才是最好的约束,留住人心才能留住人。
在苏宁30年发展中,员工激励是张近东人才管理最大的王牌。在年中薪资、股权等激励带动下,今年的苏宁818大促期间,销售额同比增长107%,苏宁超市订单量同比增长达到141%。“理想与物质”的高度统一,使员工的工作自觉性增强,激发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,从而形成“企业激励员工——员工回报企业”的良性循环。
今年,苏宁宣布由“零售商”战略升级为“零售服务商”,并全新升级“专注好服务”的品牌主张,员工就是最大的“硬实力”。除物质激励外,张近东还强调把责任导向融入激励机制,把苏宁事业与个人事业、苏宁目标与个人目标进行融合,通过“大胆任用、破格提拔”的成长压力激励更多年轻优秀人才凸显,成为服务用户这一“百年事业”的战略储备。
在近期入职的苏宁1200十八期管培生中,不乏“常春藤”、“985”、“211”等95后、00后名校毕业生。数据显示,苏宁的干部群体中,80后干部占比72%,90后干部占比12.8%,1200总裁级高管的平均任职年龄才38.3岁。越来越多年轻优秀人才在事业激励下,通过苏宁平台实现成长。
德鲁克在《管理》一书中提到,管理之道可以归纳为:使企业有前途,使系统有效率,使员工有成就。在苏宁,激励让员工把自己的事业与企业发展联系在一起,把自己的职业当成一项长期的事业来做,在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中不断突破自己,实现自身价值。这不仅是张近东的“留人之道”,更是企业长远发展的秘诀。